明朝共有16位皇帝,皇帝陵却被称作明十三陵原来背后有着三个原因

日期:2023-06-23 00:00:44 来源:哔哩哔哩

明朝是中国倒数第二个大一统王朝,也是最后一个汉族政权大一统王朝。

明朝共历12世16帝,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,按理说皇帝的帝陵一般都是陆续葬在一处万年龙脉之上,所以形成今天的明十三陵墓葬群,但为什么16个皇帝只有13个帝陵呢,这其中的故事也挺有趣的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下面贫道来具体说说。

没有葬入明十三陵墓葬群的皇帝分别是:明朝第一任CEO太祖朱元璋。第二任CEO建文帝朱允炆。第七任CEO代宗朱祁钰。

明太祖朱元璋没有葬入明十三陵原因很简单,因为明初定都的是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,朱元璋驾崩后,自然是葬于南京紫金山了,是为明孝陵,是今天全国有名的旅游景点,也是南京旅游的一个文化符号。

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,英年早逝的太子朱标之子。因为他是以孙子身份继位的,所以叔叔们不服气,继位后又大力削藩,燕王朱棣因此造反,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,建文帝朱允炆被赶下皇位不知所踪,具体去了哪里,到现在都没有定论。

建文帝不知所踪,自然是没有帝陵了。

赶建文帝下台的燕王朱棣成为新皇帝,是为明成祖。朱棣将都城迁往北京,死后葬于今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的长陵之中,是为明十三陵第一陵。

明成祖朱棣葬于天寿山长陵以后,从此明朝皇帝都葬于此,一直到明亡国,共有十三位明朝皇帝葬于此,由此形成了明十三陵。

明成祖朱棣之后明朝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可以说是一个例外,他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,仅有的一个没有按照常例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。

说起来明代宗朱祁钰这一生也是挺精彩刺激狗血的,而他的葬身之地也恰恰可以诠释他这戏剧化的一生。

明代宗朱祁钰为明宣宗朱瞻基次子,明宣宗就是明朝有名的仁宣之治中的宣宗,算是个好皇帝。按照明朝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来说,本来他也就是一个闲散王爷的命。

但历史给了朱祁钰开个一个大玩笑,朱祁钰的哥哥是明英宗朱祁镇,英宗登基以后朱祁钰被封为郕王,似乎朱祁钰这辈子已经是一眼看到头了。(来自贫道独家原创)但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非要作死,正统十四年,明英宗朱祁镇面对瓦剌大军的侵犯非要御驾亲征,结果酿成了土木堡之变。

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,明朝大臣害怕瓦剌借此骗开关防,来威胁明庭。就商议着改立皇帝,因为太子年幼还没有断奶,加上形势严峻,所以郕王朱祁钰成为了新的皇帝,是为明代宗。

在明代宗与于谦的力挽狂澜之下,明朝击退了瓦剌大军,渡过了亡国危机。一年后明英宗返回明朝,明代宗将已是太上皇的明英宗软禁于南宫中,七年后明代宗病重,明英宗在想政治投机的大臣帮助下复辟成功,重新登基为皇帝。

明代宗朱祁钰在英宗复辟后被废为郕王,回到最初的起点,不久后病重的朱祁钰死去,被以亲王之礼,葬于北京西山,明宪宗继位后,将其王陵升级为帝陵,是为景泰陵。

明代宗朱祁钰其实离葬入明十三陵仅差一步之遥,因为他在位时就开始提前营造自己的帝陵了。结果还没修建完明代宗朱祁钰就被复辟成功的明英宗废为王爷,自然不允许他葬于明十三陵之内,因此明代宗在天寿山已经开始施工的帝陵被废弃。

颇为讽刺的是,在明代宗的帝陵被废弃160多年以后,明朝著名的一月天子明光宗朱常落(大名鼎鼎的万历帝长子,崇祯帝父亲)在位勉强一个月而驾崩。

当时明庭内忧外患国力空虚,明光宗朱常落的父亲万历帝尚未下葬,加上明光宗死的太突然,还没来得及为自己选吉壤和卜寿陵来建帝陵。于是干脆本着务实主义,鹊巢鸠占了原是明代宗的寿陵陵址,将已被废弃了160多年的明代宗帝陵重新改建了一番,成为了明光宗的帝陵,是为今天的明十三陵之庆陵。

可以说明十三陵是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的明朝皇帝墓葬群,共有十三个皇帝入葬其中,因此冠名为明十三陵。

没有入葬其中的三个皇帝原因也很简单,就是明代宗的故事悲惨中带着戏剧化,戏剧化中带着阴差阳错,差点使明十三陵成为了明十四陵,也是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。

明朝16个皇帝为何只是明十三陵背后的曲折故事,到此为止。

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,顺便关注天天,关注天天不易走偏,人均寿百,年入千万

标签:

上一篇:这件事,该不该管?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品牌展会
全国巡演